西游记中的顶级玄机唐僧九次转世失败,为何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风林秀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嗯,是时候又要展示一下真正的玄机了。

大家都知道,唐僧前世金蝉子经历了九次转世取经都失败了。

到了唐僧这一世,已经是金蝉子第十次转世。金蝉子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他的个体属性没有任何变化,那为什么转世唐僧之后就成功了呢?其实,这里暗藏了一道佛教元宇宙理论的精奥玄机。

#01.

元宇宙这个概念在近年特别火,所以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

大道至简。再复杂的理论,都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出来。

所谓元宇宙论,简单说,就是讲故事。大家都要讲故事,就看谁的故事更精彩更合理。同时,还尽量不要跟别人的故事起冲突,否则就会打起来了啊。

比如道家讲了盘古开天辟地宇宙论,佛家就不能继续这样说。于是,三清和玉帝占领了天庭。佛家就开发了西方灵山,可毕竟是偏居一隅。佛家当然希望对道家地盘进行渗透与融合了。于是,才有了派金蝉子取经的念头。

简单说,就是先让金蝉子托生到南瞻部洲,然后让他回西牛贺州来取佛经,再到南瞻部洲弘扬,这样佛家目的就达到了。

对于佛家的心思,元始天尊倒是没有说什么,但是太上老君始终有所抵触,所以一有机会就会点拨一下。

大家一定对孙悟空大闹天宫记忆犹新吧。当时,二郎神大战孙悟空,说好了不许别人插手,所以观音菩萨与太上老君一起观战。

观音菩萨忍不住要出手,想用羊脂玉净瓶打孙悟空。太上老君说,你的玉净瓶是玉的,孙悟空的金箍棒是金的,玉碰金,会玉碎的。

金箍棒是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炼出来的,金箍棒能对付玉净瓶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后面观音菩萨也曾经给孙悟空讲过一个故事。

看,所有的大人物都擅长讲故事。

五庄观医树的时候,观音菩萨曾经对悟空说,自己当初与太上老君打赌,把我的杨柳枝放在他的八卦炉中烤,拿出来放在玉净瓶中就又复活了。

可见佛道之争始终存在,只是大家讲究策略方式,尽量不正面交锋罢了。

太上老君又拿出金刚镯,跟观音菩萨讲了一个故事。

想当初,我曾经用这件宝物化胡为佛。这个故事言简意赅,但杀伤力极大,观音菩萨顿时就不言语了。

对于化胡为佛这件事,佛家当然不认可。因为这个故事,永远把佛家禁锢在道家的圈子出不来了。于是,让佛法东传就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金蝉子转世九次,都被守在流沙河中的沙僧吃掉。所以这一次,必须要改变一下传统思维了。

传统思维是什么呢?就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结果伤害很大。当然,直接受伤的主要还是佛家。

那么,这一次盂兰盆大会之后,佛家作出了非常精密的安排。

金蝉子还是那个金蝉子。但要给他找几个好帮手。

这一次是观音菩萨亲自物色,他找到了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小白龙。

归化沙僧非常有深意。你不是吃了金蝉子九次吗,咱们既往不咎,既然你的怨念这么强,那就让你也成为取经团的一员。此招后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孙悟空也非常关键。他的金箍棒是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炼出来的。他自身又在八卦炉中练成铜筋铁骨。要说孙悟空跟太上老君没有关系,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既然如此,那就把孙悟空也归化进来,回头给他一个金身正果,待遇跟唐僧一模一样,这样太上老君也就无话可说。

毕竟当时孙悟空上了天庭也只是被封了一个弼马温,齐天大圣还是有职务无待遇。如今能进入佛家体制顶层,这个待遇足够诱人了。

白龙马是没落的龙族,但毕竟架子还在。引入龙族力量,对取经来说,最起码可以提升影响力。

至于猪八戒的归化,也是非常有意义。猪八戒人脉相当广泛,就算是孙悟空的结拜兄弟牛魔王,以前也跟猪八戒有过交往。猪八戒的归化,其实是让魔界妖族也能看到希望。应当说,最后牛魔王的归顺,或多或少都是受到猪八戒的启发。

取经队伍人员配齐了,接下来就是,继续讲好故事。

#02.

故事中有什么设定最博人眼球呢?当然就是长生不老。

长生不老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对于常人来说更是如此。

即使孙悟空寻得了长生不老之法,依然还是要通过大闹阴曹地府去争取。所以说,你自己不去搏,单车不会变摩托。

于是,一个传说出来了。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这个消息在妖界不胫而走。

那么之前沙僧吃了九个金蝉子又怎么说?传说这样解释,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吃他一块肉才能长生不老,吃多了不行。这样的话,沙僧之前的九个唐僧当然就白吃了。

制造这样一个故事,当然是为了增加唐僧取经的难度。可是以前金蝉子悄悄取经九次都没有成功,这次这么大张旗鼓,岂不是难度更大?这里,我们也不要低估佛家讲故事的威力。

如来佛祖始终在讲九九归真,所以在后面唐僧取经完成之后又给加了一难,凑足九九之数。

取经团九九归真取得圆满,除此之外,唐僧还有“三沉三浮”和“六开六合”的经历。

咱们就说说唐僧的三沉三浮吧。

唐僧一出生,父亲遭人害死,母亲被迫将他扔到水中,后被金山寺法明长老救起,乃是人生第一沉一浮。

十八岁时,唐僧知道自己身世,江州江边手刃仇人,与父亲陈光蕊相认,乃是人生第二沉二浮。

本来皆大欢喜之局,谁知殷温娇从容自尽,唐僧从有母无父经历了有父无母的转折,乃是人生第三沉三浮。

世事如局,局局难料;人生无常,道也平常。

经历了三沉三浮之后,唐僧被太宗皇帝封为“大禅都僧纲”,获观音菩萨所赠锦蓝袈裟和九环锡杖。这无上荣耀的加持,是为了他即将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做铺垫。

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

唐僧即将放下眼前繁华,开始一次披荆斩棘的历程了。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对于这次旅程,唐僧怎么看呢?

他觉得不难。走得时候,唐僧信心满满地对太宗说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

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后面会遇到什么。当一个人太顺利的时候,就会觉得前途似锦。

所以说,人须在世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静。

失了清净心,便是法王印。志得意满,便失了清净之心。

很快,唐僧就遭受了人生第一次打击。

就在大唐边界处,唐僧遇到了寅将军等几个妖精。妖精们当着他的面,把他的两个弟子给生吃了。这是唐僧第一次遇到妖精。

这就是人生,总有你意料不到的困境。

心存善念,天必佑之。于是太白金星救了他。

接下来,唐僧收了孙悟空、白龙马、猪八戒、沙僧。取经队伍终于凑齐了。

唐僧最大的优点是他的慈悲心。慈悲之人必定善良。而他的善良也会让他低估人心之恶。

事实上,这一路之上遇到的许多人,均为妖精幻化。

唐僧一点都认不出妖精,恰恰有一个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能认得。师徒二人的大多数分歧也正是因此产生。

而取经的过程,就是互相磨合的过程。连接两人的一根线就是浮屠禅师的《心经》。

一路就这么跌跌撞撞走过来,悟空消除了二心,唐僧脾气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其实走到最后,悟空成熟了,他的“痴”念基本没有了。但唐僧就不一样,他始终也没有练就智慧之眼,许多事情他依然浑浑噩噩。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旃檀功德佛。因为,心性是否成熟并不是成佛的必要条件。也许成熟了,就会增加惰性和圆滑。看,这就是元宇宙的故事。所有的故事,也都会有bug。

推荐阅读:

他是武大郎的好兄弟,为什么武大郎却狠心把他裁掉

刘姥姥为何能从荣国府要到银子,三条经验告诉你答案

神兽凤凰生育了九个子女,除了孔雀和大鹏,原来还有一个厉害角色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aizx.com/tbxjj/1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