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品读《西游记》原著,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悟空自赢了魔王后,果然如菩提祖师说的,惹祸行凶起来。他先是偷了傲来国兵器,接着又夺了龙王宝贝,最后又勾了地府生死簿,直惊动天庭要下界收服,多亏太白金星苦劝,天庭才改为招安。
悟空自从回到花果山,打败了魔王夺了大刀,每日领着小猴子们习练武艺,但使用的都是竹竿木刀,实在不成样子。听从老猴建议,悟空前往花果山东二百里,傲来国城中寻找兵器。到了傲来国悟空耍起手段,起了一阵大风直吹的:
“炮云起处荡乾坤,黑雾阴霾大地昏。江海波翻鱼蟹怕,山林树折虎狼奔。诸般买卖无商旅,各样生涯不见人。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千秋宝座都吹倒,五凤高楼幌动根。”
趁着风尘遮蔽,悟空走入兵器库中,拔一把毫毛化作千百只小猴,把各样兵器尽数搬空。回到花果山悟空点起群猴,漫山遍野共计四万七千余口,有了兵器在手山中气象自是不同,惊动七十二洞妖怪,只得俯首参拜再无半点他心。
众猴都有了兵器,悟空手里的大刀,就显得太过寒酸。听老猴说起,花果山铁板桥下,直通东海龙宫,悟空就使起闭水法,径到东洋海底。悟空见了龙王,自称是他的“紧邻”,“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龙王也是十分客气,称悟空是“上仙”,但没想到悟空这个紧邻,着实是个无赖。
听到悟空此行,是为寻一件趁手的兵器,龙王不好拒绝,命属下抬来多个兵器,悟空只是嫌轻,还哄龙王说:“若有可意的,一一奉价”。看到悟空非同小可,龙王只好带他去看,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块神铁。没想到,这铁柱等闲无人能动,却听得悟空指使。
悟空将铁棒变化,握在手中打量,原来这块宝贝,中间是一段黑铁,两头有两个金箍,紧挨金箍有一行字,刻着“如意金箍棒”,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悟空性起放开身段,将金箍棒挥舞起来,这一舞:
“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
有了兵器,悟空索性又向龙王讨一副披挂,奈何龙王确实没有,只好叫来其它三海龙王,北海龙王拿出一双藕丝步云履,西海龙王拿出一副锁子黄金甲,南海龙王拿出一顶凤翅紫金冠。但得了披挂,之前悟空说的“奉价”一事,却只字不提。只见他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只留下了两句:“聒噪!聒噪!”,气得四海龙王,定要上书天庭,将悟空治罪。
一日,悟空在松阴下睡觉,被两个阴司勾到了“幽冥界”,悟空怒骂:“我老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说罢就将两人打成肉酱。直吓的“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众鬼卒忙报冥王:“外面一个毛脸雷公,打将来了!”。
冥王见悟空厉害,只好扯谎说,也许同名同姓者多,那勾死人错走了。但悟空哪里肯信,要来生死簿细细看来,不看还好,一看怒火攻心。原来上面明白写着,孙悟空“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悟空拿来笔,将自己和一众猴属之名,尽数勾去,扔下簿子留下句:“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殿冥王打他不过,一起到地藏王菩萨那里,商量上表,请求天庭派兵,收降悟空。
玉皇大帝接连收到两封奏折,都是上告悟空的,当即决定派兵遣将,下界捉拿悟空。怎料太白金星俯首启奏玉皇:“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他建议天庭不如将悟空招安,拘束天界,若他受天命,可以再升赏,如若违天命,再擒拿不迟。玉皇觉得有理,即命太白金星下界招安。
俗话说:“有多大能耐,吃多大碗饭”,悟空凭一身能耐,看看把个花果山,经营的渐具规模,又惹怒四海龙王、十殿阎罗,亏得太白金星力劝,又亲自下凡招安,才暂免天庭擒拿。但悟空毕竟野性难改,至于招安天庭后,原著中有哪些有趣的桥段,我们今后再接着品读。
学习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这里是德泉国学堂,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