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吉菩萨的定风丹,为何会在孙悟空手中你看

灵吉菩萨两次出手帮助孙悟空,但前后的情境却截然不同。第一次是在太白金星的指引下,孙悟空主动请他来降服黄风怪;而第二次则是灵吉菩萨难得有机会,主动借宝相助。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将悟空扇飞八万四千里,而这次他却恰巧落在了五万里之外的小须弥山,不远不近。若不是菩萨定风,怎会有如此绝妙的巧合!

悟空前去搬救兵,无论是天庭还是西天的神佛大仙,见到他都会恭敬相待,口称“齐天大圣”。这个“齐天大圣”的称号是玉帝亲赐的,三界六道通行无阻。像真武大帝、东华帝君、南极寿星乃至太乙救苦天尊这样的尊贵人物,也都纷纷下阶迎接,热情地唤一声“大圣”,显得格外亲切。

第一次见到孙悟空时,灵吉菩萨摆出了极大的架子,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然而第二次相遇,灵吉菩萨不仅主动将宝物借给悟空,还表现得格外谨慎,对悟空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言语间充满了对齐天大圣的赞赏与恭维。最终,悟空将定风丹据为己有,而灵吉连讨要自己宝贝的勇气都没有。

态度前后截然不同,判若云泥。面对同一个孙悟空,灵吉菩萨为何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两副面孔?

傲慢与偏见:降服黄风怪,灵吉菩萨何以对悟空那么豪横

孙悟空召唤援兵的方式通常是这样的。仙童前来报信,说那位在天宫大闹的齐天大圣来了。门童惊慌失措,称呼悟空为“大圣爷爷”;而作为主人的大神则会走出来迎接,似乎是在向大圣致敬。

悟空向灵吉菩萨求助降服黄风怪时,场面截然不同。按照惯例,悟空先自报家门,摆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报了一长串头衔。结果守门的道人一句话便让孙悟空哑口无言:什么七天大圣、八天大圣的,名号太长,记不住。无奈之下,悟空只好将名号简化为“取经人孙悟空”六个字。

还没见到主人,猴哥就已经在看门大爷面前吃瘪,摔了个大跟头。齐天大圣何曾经历过这样的憋屈!

有什么样的奴才,就会有什么样的主人。而灵吉菩萨对孙悟空的态度更是出人意料,摆出了一副截然不同的架子。

悠闲自得,安之若素,穿戴整齐,茶水泡好,正襟危坐。此时,灵吉菩萨才招呼猴哥进来会面。值得注意的是,灵吉并没有称呼他为大圣,直接华丽地忽视了齐天大圣的身份。

降服黄风怪后,灵吉毫不掩饰地在猴哥面前炫耀了一番,直言道:我有两件法宝,定风丹和飞龙杖,皆是如来赐予的。

在整个《西游记》的世界中,能被如来亲自赐予法宝的大神,除了灵吉菩萨,真是再难找出第二位了。灵吉菩萨可谓是独一无二,万里挑一,独享这一殊荣。而且如来赐宝极为慷慨,竟一次性赐给他两件法宝,真是令人惊叹,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灵吉菩萨究竟是何来历,竟能在西天灵山深得如来佛祖的万般宠爱?他为何能够享受如此尊崇的地位与殊荣?

《西游记》中出现的八大菩萨,大多都有明确的出处和人物原型。例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皆可与其形象一一对应。即便是来历较为神秘的毗蓝婆菩萨,也能在《法华经》中找到一些线索。

灵吉菩萨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并没有明确的针对对象。该如何理解呢?

灵吉菩萨的道场位于小须弥山,他是小须弥山的主宰。我们也知道须弥山有另一个三字称谓。小须弥山与须弥山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是否有大小之分?

西游神话中的世界观设定由四大部洲构成,分别是东胜神州、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芦洲。按理说,位于四大部洲中央的应是须弥山,被视为西天世界的中心。孙悟空拜师学艺时,从东胜神州穿行至南赡部洲再到西牛贺洲,毫无阻碍;而《西游记》里也并未具体提到须弥山。因此,唐僧西行取经的路线也是一路向西,从东土大唐直接抵达西天灵山。

三清、四帝和五方五老。玉帝乃仙界之至高无上者,而如来则是五方五老之一。根据这样的设定,银角将三座大山搬来压制孙悟空,等同于将须弥山、泰山和峨眉山视为同一等级。

小须弥山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就是须弥山,或者说,小须弥山被定义为传说中的须弥山。灵吉菩萨是小须弥山的主宰,亦即须弥山的镇山神明。

那么,须弥山真正的镇山大神究竟是谁呢?正是帝释天。经过如此严密的逻辑推理,灵吉菩萨的原型竟然是西方教的强大护法天神——帝释天。

帝释天有多强大?顾名思义,他是西方世界的征服者,同时也是天界诸神的统治者。换句话说,帝释天在西天阵营中,曾经拥有与玉帝在天庭中的身份和地位相当的权威。玉帝被誉为三界之主,而帝释天则毫无疑问是西天神仙势力的主宰者。

帝释天源于婆罗门教,实际上是婆罗门体系中的顶级神祇。西方佛教则是从婆罗门教脱胎而来,时机成熟后,独立门户,创立了西天灵山的教派。随后,佛教与婆罗门教展开斗争,最终反噬婆罗门派系并取得胜利。西天灵山教派中的许多神仙谱系,直接沿用了婆罗门教的内容。在诸多佛菩萨中,不少都出身于婆罗门教,与婆罗门教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看清了吗?帝释天是一位拥有强大能量的上古大神,后来被如来收归麾下,成为西天的护法神,驻守在须弥山,改名为灵吉菩萨。“灵吉”二字,寓意祥瑞之光,护佑灵山,带来大吉大利!难怪如来对他格外器重,赐予他定风丹和飞龙宝杖这两件法宝。

黄风怪的威力之强大,吴承恩在文中详细描绘了其摧毁灵山三层楼、使众神避之不及的情景,实际上暗示了灵吉菩萨当年作为帝释天时,率领婆罗门一系对灵山进行的挑衅与斗争。虽然人们常说大鹏、牛魔王或九灵元圣是第一妖,但它们所造成的破坏远不及黄风怪的巨大威力。

黄风怪手中的兵器为三股钢叉,又名点钢枪,原是帝释天手中的神兵“三钴杵”所化。而他之所以被称作“黄毛貂鼠”,是因为他本身正是帝释天身旁的一只多宝鼠。

黄毛貂鼠偷吃灵山灯油,说的是他当年那桩丑事——与如来争夺供奉,试图和佛祖比个高低。飞龙宝杖能化作八爪金龙,为什么是八只爪子呢?象征的是帝释天天龙八部众之一的特殊身份,属于八部众护法神中的顶尖存在,位居金字塔尖,天族为首,龙族紧随其后。

帝释天曾是西天一脉的统治者,后来被如来召唤成为最顶级的守护者,镇守神圣的须弥山。试想,他该是何等的尊贵!毕竟,他曾经也是天帝级的大能。

因此,你可以看到,以灵吉菩萨形象现身的这位大神,确实有在孙悟空面前摆架子,甚至无视齐天大圣名号的资格。

认怂与送宝:灵吉主动谄媚送定风丹给悟空,其实他与罗刹女有一段情仇

为穿越里火焰山,唐僧师徒一行遇到了重重困难,孙悟空三次借扇芭蕉扇。第一次,悟空大意,被铁扇公主狠狠教训,芭蕉扇一挥,猴哥便被远远扇飞。

在云雾缭绕中,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大觉。看起来虽然芭蕉扇威力惊人,但速度却不见得有多快,至少和悟空的筋斗云相比,还是差得远。折腾了半天,悟空稀里糊涂地被扇到了五万里开外。本该有八万四千里的极限,怎么到了悟空这里,竟只剩下了五万里,打了个不小的折扣呢?

恰到好处。这里正是灵吉菩萨驻足的小须弥山。显然,这是菩萨的用心之作,他运用定风神力抵挡住了芭蕉扇的威力,强行截留并挽留了猴哥。

与黄风怪的故事完全不同,灵吉菩萨一见悟空就突然亲近起来,热情得仿佛老友重逢,甚至还挽着他的手,亲昵地喊起了“大圣”。悟空畏惧芭蕉扇,而灵吉菩萨恰巧拥有能克制它的宝物——定风丹。你说这是不是很巧?要不是灵吉有心讨好猴哥,故意为之,打死我也不会信。

定风丹没有施用于黄风怪,反而贴在了公主的头上。这究竟是为何?灵吉菩萨与这位女妖精之间,难道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特殊关系?

在取经的旅程中,面对妖精时,大神的应对方式通常只有两种:一是将妖精纳入自己的阵营,二是将其视为劲敌加以剿灭。

灵吉菩萨在帝释天时期,因其所属的天族势力强大,曾对阿修罗族中的一位公主产生兴趣。彼时,阿修罗族的女子以美貌闻名。于是,帝释天采取了强行掠夺的方式,将这位公主纳为妻妾。据一说,帝释天娶得公主后,对她渐渐冷落,甚至将她打入冷宫。无论如何,阿修罗王对此极为愤怒,率领阿修罗族对帝释天及其天尊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帝释天实力强悍,但阿修罗一族也非等闲之辈。他们的可怕之处在于拥有极为强烈的复仇心。曾经,帝释天一度被阿修罗打得狼狈不堪,四处逃窜,难以藏身。直到后来得到了西天如来的全力相助,帝释天才最终战胜阿修罗,平息了纷争。结果,阿修罗一族全军覆没,阿修罗王更是被斩断二十四足,最后被诛杀。

在《西游记》中,铁扇公主隐藏着一个神秘的身份,那就是罗刹女。吴承恩似乎将罗刹家族与阿修罗一族联系在了一起。罗刹女拥有来自罗刹王(阿修罗王)的传世珍宝——芭蕉扇,而如来赐予帝释天(灵吉菩萨)的定风丹,正是曾用来制衡阿修罗一族并获得胜利的关键法宝。

罗刹女的人设也发生了变化,小说作者将她视为战败的阿修罗王的公主,那位曾被帝释天夺走的女子。她嫁给牛魔王的初衷,实则是为了寻求庇护,内心对当时的灵吉菩萨和帝释天充满恐惧。

孙悟空吞下定风丹,顺利摆平铁扇公主并夺得了她的芭蕉扇。经过三次调动芭蕉扇后,他成功擒获牛魔王,并将其押送至西天,献给如来佛祖。铁扇公主深刻反省,决心悔改,专心修炼,最终也修成了一位西天大神。

定风丹去了哪里?究竟下落如何?事实是,悟空并没有将其归还给灵吉菩萨,而是悄悄地据为己有了。

灵吉菩萨为何不愿意向猴哥索要定风丹呢?

悟空凭借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玄机。原来灵吉菩萨与罗刹女之间不仅有私情,还夹杂着深仇大恨。要不然,灵吉怎么会主动献殷勤,特意拿出定风丹来对付她呢!

帝释天曾是罗刹女的前夫,而如今她已摇身一变,成了牛魔王的妻子——牛夫人。你说他该如何自处!从个人情感的角度来说,这些复杂的关系实在不便对外人言说。而悟空作为牛魔王的结拜兄弟,自然称罗刹女为嫂嫂。这场面搞得帝释天尴尬至极,真是无地自容。

从仙界的地位来看,灵吉菩萨早已皈依佛门,成为八部众的领袖,执掌须弥山,深得如来的器重。而他在帝释天时期的行径,确实显得有些荒唐。作为西天一系至关重要的护法神,灵吉菩萨自然不希望这段不甚光彩的旧事外传,知道内情的人越少越好。

那么灵吉菩萨为何前后态度截然不同?最初各种自我炫耀,完全不把猴哥放在眼里,后来却百般讨好,甚至借出定风丹,也不敢收回?

灵吉菩萨的前身乃是西天至尊帝释天,仗着自己的实力,在孙悟空面前颇为自负。他曾一度压过如来风头,玉帝所封的齐天大圣在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黄风怪的三昧神风让猴哥痛苦不堪,束手无策,这无形中更让他自添几分骄傲的资本。

然而,灵吉菩萨在定风丹克制罗刹女这件事上确实有难言之隐。提起往事,他倍感羞愧,不愿启口,生怕猴哥知晓后让他颜面尽失。

因此,他与罗刹女之间的那段陈年往事已然了结,也无意再向猴哥索要定风丹。菩萨最终彻底想明白了,孙悟空注定会在西天灵山成佛,成为未来的斗战胜佛,甚至在《西游后传》中击败无天佛祖的新晋万佛之祖。既然如此,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干脆送给猴哥一份恩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人亡花落,天地无情。天地自始无情,若见有情,天已荒芜,地已苍老。

结语

《西游记》之所以引人入胜,正是因为其中的神佛与仙人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至圣完美形象,而是具有血肉和人类情感的共鸣。他们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充满了与人类相通的情感与困惑。打动你内心深处的,不是故事的结构,而是你自己——你的人生经历和过去让你与其中的情节产生共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aizx.com/tbxfj/14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