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封神票房逆袭,姜子牙终究还是败给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230326/13427102.html

“闻太师可以提前回朝了!”

看着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第一部》口碑票房势如破竹,网友们纷纷如此感言。

《封神第一部》

确实如此,乌尔善终于为《封神》正名了。这部续写了神话,又在体系上更宏大的《封神榜》,人们会在观影后,谈起它,传播它。

年,央视播出《西游记》。30多年时间,该剧创下了89.4%的收视率,这在今天看来无法想象。

《西游记》

此剧引发了观众对神话剧的热情。

年,《封神榜》播出,在国内迅速掀起一股封神热,一版又一版的翻拍,至今已有四版。

两个神话影视剧如此火热,不禁让人联想到它们的原创小说。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二者同样成书于明代,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并深受众人喜欢。

然而只有《西游记》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封神演义》却惨遭落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封神演义》弥漫着宿命论的思想

《封神演义》自问世以来,就不被学者们待见。

明末清初文学家禇人获认为,《封神演义》只能用来“以知消长夏,杜睡魔而已”。

现代文学家聂绀弩说:“封神榜这本书,一向没有登过大雅之堂。”

商纣王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封神演义》似志在言史,实不过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

《封神演义》招谁惹谁了,为啥这些人口诛笔伐呢?

一言以蔽之,思想意识有“问题”。

许仲琳在《封神演义》里,汇集了各路神仙妖魔、帝王将相,可谓阵容强大。

然而此书彻头彻尾是围绕宿命为中心而写。

所谓宿命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理论,是指事物发展变化和人的生死都由命运或天意决定。

《封神演义》通过武王伐纣,在一定程度上批判封建道德观,但是宿命论的观点贯穿着全书。商朝灭亡是上天注定的,因为商纣王冒犯了女娲娘娘,女娲娘娘派狐妖下凡扰乱朝政,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商纣王是邪恶的一方,一定是做尽了坏事,比如废掉皇后挖其双目,挖出皇叔比干的心,对大臣实行炮烙酷刑等,种种恶行令人发指。

周朝代替商朝是上天注定的,因为西周是正义的一方,所以它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

苏妲己

参加商周战争的众将是上天派来完成劫数的,他们必须在凡间来历劫。

姜子牙为众将封神,自己却没有位列仙班,因为上天注定封神榜上没有他的姓名,即使他在封神大战中功劳再大,也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

诸如此类,都是宣扬宿命论的观点。

比较而言,《西游记》没有宣扬宿命论,体现的是对皇权抗争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顽强进取精神。

《西游记》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他将高高在上的天庭搅得天翻地覆。这表现了孙悟空敢于向皇权挑战的精神。

在取经过程中,孙悟空全力以赴,降妖除魔,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保护唐僧完成取经大业。

小说把为理想不断进取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

孙悟空大闹天宫

从思想价值上,《封神演义》不如西游记深刻,写作文笔也较《西游记》差太多。

人物缺乏灵魂,描写千篇一律

大家喜爱看神魔小说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拥有法力的人物个性十足,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满足人们对理想的憧憬。

《封神演义》中有众多的人物形象,然而许多人物经常出现一日要么死掉,要么隐藏,形象并不丰满。人物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而且十分纯粹,很少有自身性格上的冲突。

总体来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给读者的感觉就是脸谱化、千篇一律,注重神奇而忽略人性,缺乏灵魂。

比如昆仑十二上仙满口天授、上阵论道;成教中人个个目中无人,是一个模样;狐狸精妲己虽然狠毒,但是与九尾雉鸡精胡喜媚并没有什么区别。

书中对主要人物的形象描述也不够鲜明。姜子牙聪明睿智,文韬武略,拥有许多超能力,比如看星象而知天象。可是书中并未描写他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虽然姜子牙是周军的总统帅,但实际上战斗力却令人堪忧。遇到危机时,他总是等着神仙来相救,这与前面所描述的足智多谋的形象并不符合。

姜子牙

《封神演义》的前三回对于哪吒的形象刻画分明,但是到了后面哪吒失去了特征。在前三回中塑造了哪吒出世后的情景,从灵珠子转世到大闹东海,再到莲花化身,表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哪吒形象。

可是后来,他便完全成了神魔斗法的工具,形象刻板。

而且这本小说刻画人物前后矛盾,不合情理。比如姜子牙一直被塑造成忠厚仁义的形象。

姬昌临死前,郑重嘱咐姜子牙不造反,姜子牙满口答应。后来,姜子牙却没有信守承诺,率兵讨伐纣王,灭掉商朝。

相比之下,《西游记》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主角孙悟空勇敢机智,且一路成长。在三打白骨精之前,孙悟空桀骜不驯,做事冲动。而在回归团队之后,他逐渐变得成熟。

孙悟空与铁扇公主

唐僧一心向佛,志向坚定,但有时是非不分。猪八戒一直是孙悟空的好帮手,功利憨厚、好吃懒做、贪图女色。这个人物尽管有许多缺点,但是富有人情味。

林语堂曾说,猪八戒是一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罕言寡语。

唐僧与老鼠精

除了几个主角以外,西游记中的神仙妖怪也各有特点。比如太白金星善于周旋,是典型的老好人;牛魔王性情暴戾,有点大男子主义;老鼠精风情万种,颇有手段和背景。

《封神演义》的人物形象刻画与《西游记》相比,模糊不清、过于单调。在故事情节上,《封神演义》有哪些欠缺呢?

情节套路化,重复性高

《封神演义》的叙事有一个很大缺点,就是重复性高。小说构建了庞大的神仙谱系,呈现了大量的人物和诸多事件。然而叙述过程没有重视前后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导致前后内容有许多重复之处。

比如《封神演义》最精彩的章节就是破十绝阵。十绝阵是十种厉害的阵法,但书中描写这十种阵法,有不同程度的雷同。

比如描写风吼阵、烈焰阵,都有三昧真火;人进入化血阵、红水阵、金光阵的结果,全部是化为血水;寒冰阵、红砂阵都能把人化成粉消失。

《封神第一部》

书中描写破阵方法几乎一样。

在破每一阵时,都由阐教十二金仙负责破阵,每一阵都安排一个炮灰上场送死,之后再专门找人破阵。

破阵后闻太师出击,再被黄龙真人拉住问道:“还有几阵?”整个破阵过程战术单一,故伎重演。

对比一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也写过许多战争,其中写了37次火攻,每次都不相同。最精彩的三次火烧,即火烧乌巢,火烧赤壁,火烧连营,战术多变,以变应变,让人拍手叫好。

《封神演义》描写殷洪、殷郊下山的情节也十分相似。

小说51回到61回殷洪下山,63回到65回殷郊下山,两段故事情节基本一致:

在师傅面前立下誓言——下山途中——申公豹说反——助纣伐周——师徒反目——应誓遭报应。

《封神第一部》

小说中设计阻碍周方的情节,通常是老调重弹。阻碍周方的角色全部由申公豹说动,斗法风格也是相似的。商方布阵赢了几场,周方想法破阵,而后继续前进。

斗法的宝贝也差不多,大致有攻击类、防护类和破法类三种法宝。攻击类法宝以定海神珠为代表,防护类法宝以玲珑宝塔为代表,破法类法宝以山河社稷图为代表。

《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也有套路化,比如每一个故事都是取经途中遇到困难,再克服困难前行。

然而每个故事完全不重复,这81难每一难各有特点。比如,在万寿山五庄观,猪八戒贪吃和孙悟空好动,引出偷吃人参果的故事。金光寺的舍利子佛宝被盗,僧人含冤,唐僧扫塔许下心愿为僧人洗刷冤屈。

偷吃人参果

妖魔鬼怪阻止唐僧西行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妖怪是为了吃唐僧肉,比如黄风怪、白骨精;有的妖怪是为了与唐僧成亲,比如老鼠精、杏仙;还有的妖怪是为了其他目的作恶,比如黑熊怪抢走唐僧袈裟,车迟国三个妖道虐待和尚等等。

而且,《西游记》中的法宝种类繁多,让人应接不暇。比如紫金钵、阴阳二气瓶、金刚镯、玉净瓶、紫金铃、降魔杖、芭蕉扇等等,简直可以开一个宝物兵器展览馆。

纵观《封神演义》的故事情节,重复雷同、不够精彩,这也是它不受待见的原因之一。

文学价值稍逊一筹

《封神演义》是一部浩大的史诗性作品,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创了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神魔世界。

这一世界不同于任何神魔小说,也不同于佛教、道教体系,对后世神魔小说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它未能入选四大名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文学价值稍逊一筹。

元始天尊

《封神演义》整个故事的核心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纣王无道,杀大臣良将,最后众叛亲离、断送整个国家而自焚。

武王有仁德,于是姜子牙、杨戬、李靖、哪吒、雷振子等贤人多次帮助,更有元始天尊、西方接引道人的相助,从而伐纣成功,建立周朝。

整个故事内涵比较浅显,强调了一种君臣父子统治的伦理道德观念,宣扬了一种君权神授的观点。《封神演义》的内涵和主题,都没有突破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

西游记融合了佛教、道教和民间传说,传达了善良、勇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射了封建社会的现实,并讽刺了官场的腐朽。

比如只要是天上神仙的坐骑或侍从变化的妖魔,在人间作恶,被孙悟空制服要除妖时,神仙就会出来维护他们,而没有后台的妖精都被孙悟空打死了。

就连佛祖如来也徇私情。有一次,孙悟空遭遇法力强大的大鹏精,请如来降伏。

如来是大鹏精的娘舅,对大鹏精法外开恩,直接带走它。还有一次,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如来用金钵盂盖住六耳猕猴,孙悟空一棒将它打死。

大鹏精与白象精

大鹏精和六耳猕猴都是妖怪,都被如来捉住,结果却大不相同。这里揭露了明朝黑暗的社会现实,只要有背景即使犯罪,也能被赦免。

综合来看,就文学思想、人物刻画、情节塑造和文学价值而言,《封神演义》确实难以与《西游记》相提并论,不能入选四大名著也理所当然。

海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aizx.com/tbxfj/14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