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红尘热点频频,当你忘记等一等灵魂的时候,请来“冷点吧”找回初心。
编/明月梅花
本文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
4岁丧父,16岁应童子试,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清代诗人。4岁而孤,家境清贫,早熟而极富才华,少年时即负诗名,才气横溢,生性孤傲,16岁应童子试获第一名。但怀才不遇,为谋生计,四方奔波。清乾隆三十三年(年)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乾隆三十七年(年)在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使当时聚集在当涂考试的八府士子竟相传抄而“一日纸贵”。身处上层知识分子圈中,却常举债度日,因此更多的诗作反映了个人的愁苦生涯,寂寞凄怆,颇多愤世嫉俗之语。乾隆四十年(年)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33岁时游西安,客陕西巡抚毕沅幕。次年回京师,为候补丞,未及补官。一生失意落魄,贫病交加,穷困潦倒。擅诗亦能词,诗学李白,“天才亮特”,“俶傥有奇气”。尤是“七古神奇变化,极近青莲”。如写观潮,“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江流不分几回折,欲折潮头如折铁。一折平添百丈飞,浩浩长空舞晴雪”。洪亮吉谓其诗如“秋虫咽露,病鹤舞风”,令人不堪卒读。如写其途中生病情景“摇曳身随百丈牵,短檠孤照病无眠。去家已过三千里,堕地今将二十年。事有难言天似海,魂应尽化月如烟,调糜量水人谁在?况值倾囊无一钱。”代表作《癸已除夕偶成》、《都门秋思》中名句“俏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尤能在身世类似的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共鸣。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近代作家郁达夫以其为主人公,写了短篇小说《采石叽》。
清乾隆四十八年(年)为债家所迫,抱病再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时年仅34岁。著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等传世。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如《病中杂成》:"冻蝇僵壁飞无力,雨露栖松翅倒垂。"他的《别老母》、《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微病简诸故人》、《旅夜》、《杂感四首》、《癸巳除夕偶成》等,都写得低沉苍凉,但语调清新,感情真挚动人。他还作有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如《感旧》、《感旧杂诗》、《绮怀》等;有些诗写得慷慨豪迈,如《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还有《观潮行》、《后观潮行》、《太白墓》等。有些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事态的诗篇,也写得细致生动,如《黄山松歌》、《天门山》、《献县汪丞座中观伎》等;有些怀古咏史的诗篇,也能别出新意,如《虞忠肃祠》、《寿阳怀古》、《凤山南宋故内》等。翁方纲曾为黄景仁的诗集作序,评论说:"故其为诗,能诣前人所未造之地,□、厉、奇、矫,不主故常。"洪亮吉为他写《行状》,评论说:"自湖南归,诗益奇肆,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后始稍稍变其体,为王、李、高、岑,为宋元诸君子,又为杨诚斋,卒其所诣,与青莲(李白)最近。"王昶为黄景仁写《墓志铭》,评其诗说:"上自汉魏,下逮唐宋,无弗效者,疏瀹灵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挚,不以蹈袭剽窃为能。"可以看出他诗的风格和创造性。缺点是情调比较感伤低沉。
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
后世评黄氏诗多云“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句“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但这只是其诗的一个层面,其古风常具幽并豪侠气,是学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如此句名曰题画咏鹰,实为自身写照。一生穷愁,但却傲岸不群。生前落落寡欢,死后声明不彰。后世之有心人能不为之泣下数行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原本是少陵评价太白之语,但挪用到黄仲则身上亦无不恰切!就以最心仪、最能彰显黄仲则潇洒独行之魅力的《癸巳除夕偶成》(其一)作结吧: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癸巳除夕偶成(二首)
一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二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都门秋思(四首)
一
楼观云开倚碧空,上阳日落半城红。
新声北里回车远,爽气西山拄笏通。
闷倚宫墙拈短笛,闲经坊曲避豪骢。
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著恼公。二
四年书剑滞燕京,更值秋来百感并。
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
云浮万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
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平生。三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四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感旧(四首)
一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二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三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四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感旧杂诗(四首)
一
风亭月榭记绸缪,梦里听歌醉里愁。
牵袂几曾终絮语,掩关从此入离忧。
明灯锦幄珊珊骨,细马春山剪剪眸。
最忆濒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东流。二
而今潘鬓渐成丝,记否羊车并载时。
挟弹何心惊共命,抚柯底苦破交枝。
如馨风柳伤思曼,别样烟花恼牧之。
莫把鵾弦弹昔昔,经秋憔悴为相思。三
柘舞平康旧擅名,独将青眼到书生。
轻移锦被添晨卧,细酌金卮遣旅情。
此日双鱼寄公子,当时一曲怨东平。
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缓缓行。四
非关惜别为怜才,几度红笺手自裁。
湖海有心随颖士,风情近日逼方回。
多时掩幔留香住,依旧窥人有燕来。
自古同心终不解,罗浮冢树至今哀。
夜雨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太白墓束发读君诗,今来展君墓。
清风江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呜呼有才如君不免死,我固知君死非死。
长星落地三千年,此是昆明劫灰耳。
高冠岌岌佩陆离,纵横击剑胸中奇。
陶镕屈宋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
当时有君无著处,即今遗躇犹相思。
醒时兀兀醉千首,应是鸿蒙借君手。
乾坤无事入怀抱,只有求仙与饮酒。
一生低首唯宣城,墓门正对青山青。
风流辉映今犹昔,更有灞桥驴背客。
此间地下真可观,怪底江山总生色。
江山终古月明里,醉魄沉沉呼不起。
锦袍画舫寂无人,隐隐歌声绕江水。
残膏剩粉洒六合,犹作人间万余子。
与君同时杜拾遗,窆石却在潇湘湄。
我昔南行曾访之,衡云惨淡通九疑。
即论身后归骨地,俨与诗境同分驰。
终嫌此老太愤激,我所师者非公谁?
人生百年要行乐,一日千杯苦不足。
笑看樵牧语斜阳,死当埋我兹山麓。
将之京师杂别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
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
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先生文章伯,
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
是日江上彤云开,天门淡扫双娥眉。
江从慈姥矶边转,潮到燃犀亭下回。
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抔土。
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
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
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
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一徒尔。
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
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文稿、图片转自网络,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删除。感觉冷点,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