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台州发政策红包,定向扶持人力资源服

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 http://m.39.net/pf/a_5779521.html

每年奖励最高万元

连续3年免除房租

房租补贴每年最高2万元

......

为发挥市场的力量,调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性,我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今天(9月6日)上午,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政策情况。

听说政策“大礼包”里福利满满?

走,跟小编一起看看

1

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

鼓励和引导各地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别给予万元、80万元、50万元资助。

2

房租补贴机制

对入驻各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服务机构,连续3年免除房租;对新引进且未入驻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服务机构,按照其租用本市范围内营业用房的费用50%给予每年最高2万元的房租补贴,连续补贴3年。

3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奖励机制

对在登记注册满一年以上,且服务费收入达万元以上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按其年服务费的2%给予奖励,每家年奖励最高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优秀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4

市场引才激励

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我市引进人才和大学生等给予引才奖励或补贴。

◆鼓励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为我市企业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为我市全职引进顶尖、领军、高端、特优人才的,分别给予每人次(团队)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引才奖励。为我市全职引进“精英计划”A类、B类、C类人才的中介组织,分别给予每人次10万元、5万元、2万元引才奖励。

◆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一次性为我市一家企业引进5名以上并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且实际在企业履行合同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其中引进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按每人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提供相关就业服务,促进失业职工及时实现再就业,并与我市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且实际在企业履行合同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失业职工为重点人群(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持证残疾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按每人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鼓励人力资源机构参与对口支援活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中西部地区省份建档立卡人员转移到台州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且实际在企业履行合同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0元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5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将公益性人才招聘活动、人事档案公共服务、公共职介、人才网络平台、就业创业培训等公共项目逐步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目录。

6

支持人力资源行业人才培养引进

大学生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就业,按照硕士、本科生或技师、专科生或高级工分别给予每人每月元、元、元的就业补贴。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设立见习基地,给予相应的见习补贴。

7

加强行业交流合作

支持台州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发挥服务作用,每年给予最高10万元的经费补助。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具有影响力的招才引智等活动,按照活动规模,每年给予最高10万元的资助。

记者问答

NO.1

Q:请问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A: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实施意见》出台后,我们重点做好政策宣传,扩大政策的宣传面和受益面;培育高端知名企业。以产业园为载体,主动对接人力资源服务业先发地区,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到台州落户。鼓励开展人力资源+金融、人力资源+法律等服务,引导人力资源产业链向高端发展;深化人力资源服务。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鼓励产业园与小微企业园、“精英计划”创业创新园等企业和人才项目较集中的平台开展合作,开展集约化“驻点”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台州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作用,继续增强协会对行业的引导作用。

NO.2

Q:请问如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好地参与到我市高层次人才、大学生等引进?

A:下阶段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一、鼓励用足用好人才政策。一方面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足政策,积极申报补贴;另一方面,也要让广大企业知晓人才政策,引导企业广泛使用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更多地借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力量为企业精准引才。二、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每季度组织一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企业双方参加的对接交流会,集中推介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帮助企业做好招聘用工、高端猎头、人才测评、人才规划等,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三、支持机构参与招聘活动。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市内举办具有影响力的招才引智等活动,根据《实施意见》可以申请最高10万元的资助。

新闻

多一点

年台州人力资源服务业

营业收入13亿元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截至年底,营业收入13亿元,相比年,营业收入增长5倍多;但总体而言,我市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体量不大,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产品还不多,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力度,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服务用人单位20.5万家次

服务人员万人次

当前,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年服务用人单位20.5万家次,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2.2万家次、民营企业15万家次、外资企业0.2万家次、其他企业3.1万家次。

我市建立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配置机制,有力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年服务人员万人次,登记求职和要求提供流动服务人员94万人次,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46万人次。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具体文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aizx.com/tbxys/67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