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太白金星,总是一个和事佬,

我们大家一说起来太白金星就会想到小说《西游记》里的那个小老头,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也喜欢在各大势力中进行调解和协调,以免双方争执不休从而用武力解决问题。这也一个喜欢做和事佬的人物形象想必是大家对太白金星的第一印象吧。

在《西游记》里这个白胡子老头为了让孙悟空不与天庭对抗,两次用自己的努力劝说玉皇大帝不首先对孙悟空动武,他还多次前往花果山拉拢孙悟空,把他带到天庭给予封赏,孙悟空其实有齐天大圣这个称号还得多谢太白金星的功劳。虽然最后剧情的发展证明太白金星企图化干戈为玉帛的计划以失败告终,但是也给读者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最起码在势利眼的天庭中,这个白胡子老头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但其实在历史上,这位太白金星就是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什么和平的使者而是一个与战争息息相关的战神。根据《汉书》记载,太白代表兵象,也就是说代表着用兵的动向,他的深入浅出都代表了用兵的吉凶,甚至这颗太白星芒角所指的位置都有着用兵吉凶的深刻寓意。这绝对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历代天文学,军事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史记》,《晋书》,《宋书》等诸多官方史料中都有相关类似的记载。古代朝廷利用天文学星相学对太白星的变化,对军国大事进行推测和决策。

其中《宋书》中就记载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出祁山造木牛流马来运送粮草,在回军的过程中与曹魏的大将张郃发生了大战,最后射杀了张郃,这场著名的大战就和太白星的预测有关。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诸葛亮命陨五丈原,蜀汉在退军的时候杨仪和魏延因为夺权而发生矛盾,最后魏延惹来杀身之祸,这件事也应了之前太白星之变。这些著名的事件,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一百零一回以及第一百零三回中都能够找到相关记载,想了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一看。

金星在太阳系中属于内行星,也就是距离太阳的距离也比地球更近,因此我们人类站在地球的角度去看金星会发现它从来都不会自东向西来横向划过天空,没当他升高的时候,到达了一定高度就会回身,而视觉会认为有时候拉的近有时候拉的远。另外由于地球是公转的,因此金星会在清晨从东方出现,日暮的时候又在希望出现。在古代古人很容易把这个金星当做两颗星,所以也就有了《诗经》中东启明,西长庚的说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时的天文学也是极其发达的。

因为金星距离太阳太近所以在亮度上是星空中最为璀璨的一颗,因此在畏惧神灵的古代,人们对金星还是心有芥蒂的,因此才会把他与兵锋战火联系在一起。

后来由于中华民族对于图腾的崇拜慢慢的金星就作为一个星宿一个神仙而存在了,最早出现祭祀金星的记载我认为应该是在秦始皇时期,后来慢慢的才在民间普及开来,不过作为一位神仙,当然要有一个人类的形象,所以很早在庙宇中出现的太白金星因为本身和战争有关,形象大都是威严冷酷的甚至是带有杀机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变成了《西游记》中的和事佬,形象也成了弯腰驼背胡子雪白的老头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aizx.com/tbxjs/13727.html